前言 从近代民族化工先驱范旭东先生破土兴建“远东第一大厂”,以实业报国点燃工业火种;到如今大厂海事处扎根江畔,用智慧与担当守护黄金水道,大厂从来就是一片奋斗者的土地、开拓者的土地、创新者的土地。大厂海事处正是植根于这片热土之上,60年来,深受其影响和鼓舞,如今正踌躇满志走在“一个甲子建强局”新征程的路上。 大不自多,厂蕴精神 “大不自多,厂蕴精神”是大厂海事处的文化品牌,长期以来,大厂海事人早已被“在原则上,绝对相信科学;在事业上,积极发展实业;在行动上,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;在精神上,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”的“范旭东信条”所感染,以“艰苦创业、敢于争先、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”的情怀和“廉洁、创新、精益、争先”的大厂海事精神,守护着南京宝塔水道这片黄金水域,川流不息的宝塔水道见证了一代代大厂海事人对这份精神的践行,蜿蜒流淌着他们动人的故事。 展开剩余88%大序更迭,厂纪航程 “大厂”的由来 1934年,我国化学工业奠基人和实业家范旭东先生,在六合县卸甲甸创办了国内首家制酸企业——永利亚厂(今南化公司)。当时该厂为远东第一大厂,“大厂”之称便相沿成习。从1930年代到1949年解放军解放南京,紧贴该厂的长江宝塔水道航政管理事务,先后由国民政府上海航政局镇江办事处、南京办事处管辖。其中,抗战期间由日军管制航政事务。 起源--1960年 新中国成立后,宝塔水道的航政事务基本由南京港务局管理。1961年,南京港务局安监科在大厂镇设立船舶签证点。1966年,长江航政管理局南京分局成立,实施“政企分开”。1974年,南京航政分局在栖霞山、长江大桥、下关三个重点区域完善和设立现场监督站。宝塔水道则由下关监督站管辖。 1980年 1980年代中期,宝塔水道对外开放,扬子公司、南化公司、南京热电厂、南京钢铁厂等大型企业的专用码头吞吐量达600多万吨。为加强宝塔水道船舶航行、停泊,以及危险货物装卸和外轮管理,1987年9月,“交通部长江航政管理局南京分局大厂镇监督站”成立,在南化2号码头附近小楼办公。从此,宝塔水道有了专门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机构。 1989年,“交通部长江航政管理局南京分局”更名为“交通部南京长江港航监督局”,“交通部长江航政管理局南京分局大厂镇监督站”随即更名为“交通部南京长江港航监督局大厂监督站”,对外挂牌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港务监督大厂站”。 2000年 国家实施“一水一监、一港一监”的水监体制改革,撤销“交通部南京长江港航监督局”,成立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事局”,为江苏海事局分支机构。2001年,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大厂海事处”挂牌成立,为南京海事局派出机构。 2016年 交通运输部实施长江航运管理体制改革,长江实行综合执法,航道、通讯等部门的执法权统一由长江海事部门行使,大厂海事处成为综合执法的两个试点单位之一,开启了“二次创业”的征程。 2017年 2017年,海事系统实施基层执法模式改革,大厂海事处设立六合海巡执法大队和扬子海巡执法大队,执法力量往一线倾斜,大厂海事的发展迈入了新时代。 大略笃行,厂固航基 春华秋实,成就的累累硕果中凝聚着一代代大厂海事人的汗水。当下,大厂海事人仍积极践行着“廉洁、创新、精益、争先”的精神,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海事人的责任与担当,为水上交通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。 廉洁 创新 在实践上敢闯新路。重点水域前置快反中心,推行“1+1>2”处队融合新模式,将第三快反处置中心迁至扬子大队趸船,强化重点水域监管、优化资源配置、提升快反中心处置能力和处队人员综合素质。 打造创新基地、人才高地,立足水上危化品监管中的重点难点,挂牌成立船载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人才工作室/周伟创新工作室,结合宝塔水道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管“一域一策”等工作部署,重点完成“141+N”目标任务。 精益 在监管上精益求精。胸怀“国之大者”、服务国家战略,助力江北新区发展;定制化服务南钢、南化、扬子石化、扬巴等支柱产业(特)大型企业;依托水上交通安全专委会等平台做主角勇担当;24小时处突,救援在风口浪尖。 争先 在业绩上追求争先。将其作为事业永无止境的内生动力,争做海事监管领头羊,争做海事业务示范区,争当先进基层党组织,连续多年荣获“南京市'推动高质量发展,争当示范引领'先进集体"、“长航局‘四强’党支部、"江苏海事局建设模范机关先进集体”等荣誉称号。 结语 大厂海事处“厰”文化的形成绝非简单的堆砌,它既是海事文化一个独具特色的符号,也是海事发展历程的一个视角,透过这个视角,可以看到南京海事连绵不绝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如影随形的文化传承。大厂海事处历经六十载风雨沧桑,始终与时俱进,不断用“廉洁、创新、精益、争先”的理念来指引前进的方向,积淀了厚重绵长的文化传统。 昔日航政老兵两鬓飞霜,仍丹心不改。 今朝海事青年意气风发,待挥斥方遒! 图文编辑:李梦希昭通股票配资 发布于:北京市 |